如果一家企业,拥有他们产品品类的博物馆,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10月27-28日,乔诺鲲鹏会一行来到杰克股份,走进这家专注做缝纫机的企业,除了在管理上的视野,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产品的热爱与极致。
要做好一款产品,先从起源谈起,杰克缝纫机博物馆,将缝纫机历史的商业崛起、行业改造、黄金年代、结构调整、工业形成、转型升级等各种里程碑事件,尽数研究。
展馆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各式各样的缝纫机,其中不乏创始人阮积祥(北斗)早年间亲自从德国、日本等背回的古董机,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随着时间的演进与杰克的研发改良,缝纫机迎来了自动化、数字化的时代,独属于杰克的特色也越发明显...
在参访现场,兄台们见证现场缝制出“鲲鹏会”字样。
杰克现在的智慧工厂,让曾经1000人作业的车间,仅50人即可全盘操控,且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能有效得防止环境污染。
墙上随处可见的标语,无声强调着杰克对质量的注重。
而质量与产品竞争力的背后,离不开杰克在战略、营销、组织活力、供应链、信息数字化、创新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感叹杰克管理成熟度之余,似乎也从办公室墙面和北斗的寄语中找到了些许答案。
学习、开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铸就了这家企业成为全球缝制设备行业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唯一一家集面辅料仓储、智能裁剪、吊挂缝纫、后道分拣、成品仓储等服装制造全流程成套智联服务商。
二、东道主企业家北斗的千亿规划
北斗的洞察力,从创业之初就已显现,北斗赚到第一桶金,是作为一名补鞋匠,其他人都是坐商,他偏偏坚持行商,到现在坚持高质量,杰克一直保有差异化。
在经营企业的几十年里,北斗曾经历“两场大病”:
一是身体上的,辗转7、8年才逐渐痊愈,唤起了他对身体的重视,这也成为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之一,传承在杰克的各个角落。
另一是企业上的,在创业初期,杰克曾一度放松了质量标准,造成大量退货,走了近半工人,也因此让质量理念深入杰克人心。
这两场大病带给他的是大彻大悟,人生锤炼,意志坚强,奠定了杰克从制造驱动、营销驱动、研发驱动到品牌驱动的发展,迈向百亿千亿到万亿的基础。
三、成功源于“变态”要求
同样向我们展示了极致与热爱之力的,还有第二天下午的神秘之旅——参访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玻璃雕刻出的“生命”:
到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