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8年的滴滴为什么执意做花小猪?
在10月30日的花小猪打车开放日活动上,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进行了公开回应:
你看阿里做了天猫,做了淘宝,还做了聚划算。其实每个行业的先驱都在不断拓展行业的边界,去服务更多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效仿?
柳青更是坦言,“作为一个8年的企业,你怎么激活组织,让每一个团队都有活力呢?创一个新品牌。一个8年的组织往前走,需要在自己的团队里面不断用新的激励机制让大家感觉到像第一天。始终创业的激情和热情。这都是非常真实的朴实的原因。”
打开滴滴出行的APP,快车、礼橙专车、顺风车、豪华车等出行服务门类齐全,但在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看来,其实还有很多用户的需求滴滴现有的服务品类无法满足,特别是那些年轻用户,还有渴望低价产品的用户,而花小猪的出现正是要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并通过新产品来激发创新,从而更大地触及到下沉市场。
根据介绍,滴滴出行在此前的一次业务讨论上,有同事提出做一款实惠网约车产品的想法,希望满足更多用户尤其年轻用户的需求。随后,原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副总裁、区域总经理孙枢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研发和运营。
启信宝数据显示,2020年8月7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花小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力峰。花小猪的运营公司为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17日,法定代表人为滴滴出行副总裁赵意波。
事实上,花小猪的前身为“途途网约车”。今年3月份,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辽宁途途网约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并将“途途网约车”APP更名为“花小猪”,这也是花小猪主体的由来。
根据滴滴出行方面介绍,今年3月份,“花小猪”已经在贵州遵义、山东临沂等城市测试运营。
直至今年7月22日,“花小猪”才以滴滴出行公司旗下的新品牌身份大肆推广,抢占市场。
8月17日,网约车平台花小猪在包括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郑州、青岛、太原在内的9个城市进行为期一周的大促补贴,用户每日首单立减 20 元。这让它飞快登上 App Store 免费排行榜第一,并霸榜一周。有消息称,补贴首日,花小猪司机端增长量 203%,乘客的增长量 340%。
10月30日,在滴滴旗下打车品牌花小猪举办媒体开放日上,孙枢透露,花小猪打车目前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用户里“90后”超过60%。
事实上,除了花小猪外,今年以来滴滴一直动作频繁。
相关信息显示,今年7月滴滴宣布旗下“滴滴拼车”业务更名为“青菜拼车”,这是继青桔单车、礼橙专车后,滴滴打造的细分出行领域又一独立品牌。
而在主营业务之外,滴滴还在今年先后推出了跑腿、货运、社区团购、以及共享电单车业务。同时,6月27日,滴滴还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
对于滴滴的在今年的频繁动作,有分析认为,这是滴滴希望通过拓展更多业务线来打造一个更全面的品牌,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青睐。
二、备受争议的花小猪是否真正激发了组织活力呢?
虽然,花小猪的成立为滴滴开拓市场带来了机遇,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也迎来一些挑战。
其实,花小猪自被滴滴推上台时一直隐忧不断。早前,已有青岛、天津、南京等多个城市约谈花小猪,称其为非法营运平台。9 月 7 日,郑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约谈花小猪,责令花小猪 App 停止运营,立即整改。相关负责人称,花小猪未取得郑州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及网约车运输证,且该平台向不合规司机派单。
对于备受关注的资质问题,花小猪打车总经理孙枢回应说,之前确实有沟通不到位的情况,但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城市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独立的花小猪或将与原本的滴滴平台形成竞争内耗,依旧靠烧钱补贴抢夺用户的花小猪是否会最终 " 烂尾 " 而加重滴滴的负担等方面也备受人们的争议。
孙枢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花小猪上所有司机都是在滴滴注册且可以接单的司机,完全依托于滴滴的司机审核、准入、惩罚处理机制。这其实也表明,发展初期的花小猪在打造平台供给端体系时,无可避免的要从滴滴这个 " 母体 " 中抢夺资源,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皆是如此。
在今年4月,滴滴曾公布未来三年战略,并提出0188布局,其中最核心的点在于: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而花小猪的出现正是滴滴试图增加单量、提高渗透率的重要一环。
花小猪虽然备受争议,但仍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用户里90后超过60%;实惠的产品价值也受到用户欢迎,调研显示近80%的用户认可花小猪实惠的服务。
而对于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前景,柳青更是回应说,当前国内移动出行渗透率只有3%,出行市场仍然大有可为。
“中国网约车的渗透率是3%,这个概念就是大概一百次出行,有三次是网约车出行的。有人说3%挺高,有人说挺低。但是大家看到,从电商开始到今天,有26%的金额是在线上买的。它经历了一个曲线,第10个年头的时候是8%,8%之后就超高速地崛起,到了临界点就起飞了。出行是更刚需的,大家对服务、品质要求更高,我们相信,出行的渗透率不会比电商低多少,甚至有可能更高。”
从此可以看出,花小猪的成立虽然备受争议,但却为滴滴带来一批新的客户,为其激活了组织活力,但仍有进步空间。
三、反观华为,如何保证组织始终充满活力?
最后,虽然花小猪运营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的考验,但一个8年的企业,已经如此关注组织活力,确实值得肯定。
更多组织活力激励方案,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战略管理咨询请咨询乔诺商学院,乔诺咨询。